热搜: 购彩中心welcome登录娱乐
中新网长沙12月8日电(向一鹏 杨静)如何打造一本符合“Z世代”阅读兴趣的科普期刊?怎样依托一流科普期刊,培养更多的科学少年?为积极发挥科技期刊、科普专家、科创教师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2月8日,科学普及与科创教育研讨会暨《发明与创新》建设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学术交流会在长沙举行。
科学普及与科创教育研讨会现场。向一鹏 摄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十余个省份的120余名科普传播、科创教育、期刊出版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名师参加,他们围绕“一流科普期刊赋能一流科创教育”主题,通过主旨报告、主题分享、圆桌论坛等形式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视角探索新时代科普期刊建设路径和新范式。
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斌介绍,该厅和湖南省委宣传部于2020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建设工程”,项目实施3年来,科技期刊重点指标快速提升,数据库收录不断突破,综合实力持续扩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何打造高质量科普和科创教育生态,科普期刊如何赋能科创教育发展,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值得认真思考。”
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一级主任医师张亚林认为,科学普及需要文化先行。他从古人认识世界的角度出发,提出格物致知精神在当下学术研究中依然必不可少,鼓励受众在实践中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唐立梅以自身乘“蛟龙”探海、搭“雪龙”破冰的经历讲述了“科学家的科普之路”,认为科普需要通过绘美好场景、打形象比喻、用幽默语言、讲生动故事等向受众传递科学之美。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赤壁学校高级教师黄新阶以“用科技创新开启智慧之门”为题,通过一个个科技创新案例,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三个维度分享如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东安县耀祥中学高级教师胡国柱分享了自己如何利用乡村资源,扬长避短,依靠学生开展机器人、编程和科技体育模型,带领“农村娃”闯机器人世界;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海以“一流科普期刊建设路径”为题,从创新科学传播形式、一流科普期刊评价指标、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发明与创新》杂志社承办,着力推动科学普及、科创教育和期刊出版的跨界融合,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完)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应妮)人民教育出版社携500余种精品图书与最新IP形象“教小萌”亮相正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中文大会,并于7日在现场举办主题为“语言相通 文明互鉴”的人教版国际中文教育新书推介会。
会上重点推荐了《国际中文教材论》《国际中文学习词典》《会通汉语(精编版)》等国际中文教育精品新书。
人教社图书展区。人教社供图
《国际中文教材论》从理论基础、关键因素和流程构建三个维度出发,研究支撑、影响国际中文教材编写的九大外部因素和四类内部要素,是国际中文教材编制的最新理论力作。
作为首套对标《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外向型学习词典,《国际中文学习词典》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册,科学有序地呈现新标准中的3000个汉字、11092个词语,旨在帮助世界各国中文学习者学习中文词汇、了解中国文化、提升交际能力。
《会通汉语(精编版)》的主要特点是标准化、时代化、数字化,可满足线上线下、国内国外、长期短期等多形式、多场景中文教学的需要。
人教社党委常务副书记郑旺全指出,人教社长期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优质资源的建设和相关服务,这些精品新书能有效帮助海外广大中文学习者激发学习中文的兴趣、增强学懂中文的信心。
赠书仪式。 人教社供图
活动现场,人教社向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五洲汉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优秀经销商代表赠送了最新图书。
世界中文大会期间同步举办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展,人教社精选《红色经典阅读丛书》等主题出版物、《中国读本》《大中华文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童谣翻翻乐》《桐桐故事吧》《少儿国学》等优秀儿童读物、国际中文教师考试系列等图书参展,向世界各国参会嘉宾全方位展示人教社精品出版物。(完)